上海按摩店:个体按摩经营的套路

 疫情过后的这二年,上海养生行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,激发了社会大众的议论。


 现象一:传统的养生馆越来越少,个体按摩店越来越多


 以往上海街头开设的养生馆规模大,员工多且客流大。但如今却在渐渐的减少,客流无法商家的需求只能被迫养生馆做出调整策略;也有不少养生会所被迫关门歇业。


 而对于很多本身在上海养生会所上班的技师来说遭遇巨大的打击,往日可观的收入被减掉,只能另辟新路。于是一些创新者开始自己经营创办个人按摩养生店。


 服务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化,猫腻不浅


 过去的养生会所项目多,以传统足疗按摩为基础;而如今的个体按摩店却因为没有技师而项目单一。老板不单单是技师也是前台,甚至还是服务员等多重角色混为一体。


 为了提高收入,个体按摩店不得不推出一些擦边的按摩项目,比如柔式养生,药浴泡澡桑拿等套餐,以此来吸引众多男性群体。


 虽然说这种擦边做法在法律上不涉及犯罪,但也是违法的其中一种,作为消费者应该远离这种污秽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