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人推拿乱象曝光:这些 “套路” 需警惕

  在大众认知中,盲人按摩通常被视为正规的养生场所。许多人认为盲人作为残疾群体,职业素养和道德感会更强,因此对这类机构往往抱有较高的信任度。然而,在部分盲人推拿店中,一些商家为了追逐利益,却采取旁门左道的手段忽悠消费者,引发不少争议。

 

1-250Q11IRE61.png

  近期,上海闵行区一家盲人按摩店就被曝光存在违规问题。有网友发现,该店号称的数名盲人师傅中,竟有一半是 “假盲人”。这些按摩技师利用消费者对残疾群体的同情心作为掩护,工作时佩戴墨色眼镜伪装成盲人,实则是视力正常的普通人。

深入探究不难发现,部分居心不良的商家在经营盲人按摩店时,存在诸多套路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

  一、技师滥竽充数,真假难辨

  当商家无法及时招聘到真正的盲人技师时,便会招聘正常人假扮盲人上岗。这种做法一来能快速填补技师缺口,二来可在客流高峰时段应对顾客的按摩需求,看似解决了运营问题,实则是对消费者的欺骗。消费者花费专门的费用选择盲人按摩,却得到非专业的 “冒牌服务”,权益无形中受到侵害。


  二、推拿手法不专业,服务质量堪忧

  即便有些盲人推拿店没有假扮盲人的情况,也可能存在推拿手法缺乏专业性的问题。部分盲人师傅未经系统培训,属于 “临时抱佛脚” 上岗 —— 被商家强行推上按摩台后,边学边给顾客按摩,敷衍了事。这种不专业的服务不仅无法达到舒缓疲劳、调理身体的效果,还可能因手法不当让顾客感到不适,导致体验感极差。


  三、道德底线缺失,存在侵权风险

  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盲人推拿店存在道德层面的问题。有不少女性消费者反映,在盲人按摩店放松时,曾遭遇技师趁机揩油的情况。消费者起初可能误以为是师傅眼睛看不见导致的无意之举,但实际上,多数盲人师傅对人体结构有清晰的了解。一些男性师傅却以 “残疾人” 身份为借口,堂而皇之地对女性顾客进行浅层面的非礼行为,这类行为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察觉并投诉。


  消费提醒:选择正规机构,规避维权风险

  当下部分盲人推拿店确实存在服务管理意识淡薄、真假盲人难以区分、职业素养低下等问题,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困扰。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,选择盲人按摩服务时,务必优先选择规模较大、口碑良好的正规机构,仔细核实技师资质,避免轻信街边无资质的小店,以防上当受骗,遭受权益损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