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老字号茶楼介绍:喝了半辈子的地方,还剩几家?

 上海人喝早茶的习惯,从我爷爷那辈就开始了。那时候老城隍庙的绿波廊、鲜得来、德兴馆,哪个不是早上5点就排长队?如今呢?好多老字号茶楼要么关门大吉,要么改头换面连点心都是冷链工厂供货,味道全变了。


 还幸存的几家,我挨个跑过:


 第一家必须说湖心亭,位于豫园湖中央,1950年代开业,至今还是木质结构,吱吱呀呀踩上去像穿越。蟹粉小笼8只68元,比陆陆陆陆的游客店良心太多。关键是那份上海老克勒的气质还在,早上7点老头老太太已经开始摇着蒲扇聊八卦了。


 第二家是黄浦江边的王宝和酒家,1862年开的,比湖心亭还老。酒香蟹黄烧麦是招牌,38元一份,皮薄得能透光,咬开就是满嘴蟹粉的鲜甜。现在虽然也做旅游团生意,但后厨还有几位老师傅坚持手工包,味道没垮。


 第三家在静安寺附近的德兴馆,本帮菜起家,但早茶点心也是一绝。豆沙青团常年卖断货,皮软糯Q弹,豆沙细腻不甜腻。关键是环境没怎么变,红木桌椅、老式吊扇、甚至服务员都穿对襟马甲,像拍老上海戏的片场。


 当然,上海老字号茶楼介绍里最扎心的,是那些已经消失的名字:老半斋、沈大成总店、老正兴菜馆……它们倒下不是因为不好吃,而是败给了高得离谱的租金和快节奏的生活。能活到2025年的老字号茶楼,已经不是单纯的餐厅,而是上海人集体记忆里最后一点烟火气。

  

联想截图_20251127224919.png